


金华义乌青口工业区出售
2013-08-01更新
4676次查看
土地流转详情
土地流转介绍
有建筑面积6500平方,环境好,交通方便
区域介绍 —— 浙江省 金华市 义乌市
浙江省 金华市 义乌市
历史沿革
春秋时属越国。公元前621年,越候无壬把都城迁到嶕岘,据考其位于义乌稠城。越候允常在公元前538年迁出到勾嵊。
秦嬴政二十五年(公元前222年)建县名乌伤,属会稽郡。传说秦时有个颜乌,事亲至孝,父死后负土筑坟,一群乌鸦衔土相助,结果乌鸦嘴喙皆伤,故称乌伤县。新莽时(公元9年)改县名乌孝。
东汉建武初复称乌伤。曾为会稽西部都尉治。初平三年(192年)分割西部辖境,设置长山县(即后之金华县)。
三国吴赤乌八年(245年)分南境,置永康县。宝鼎元年(公元266年),分会稽郡西部设东阳郡(郡治长山),乌伤县属东阳郡。
隋 开皇九年(589年),分割吴州置婺州。
唐 武德四年(621)于乌伤县置稠州,并分置乌孝、华川二县。武德七年(624年)废稠州,合乌孝、华川为一县,改名义乌县。稠州以稠山(德胜岩)而得名。华川又名绣川,以绣湖得名。义乌其义与乌伤、乌孝同。唐垂拱二年(686年)析义乌县东境设东阳县。天宝十三年(754年),又分县境北部及兰溪、富阳各一部分,设浦阳县(今浦江县)。
元代,义乌隶属婺州路总管府。至正十八年(1358年)朱元璋部攻取婺州,改婺州路为宁越府。至正二十二年(1362年)又改名金华府。
明 嘉靖三十八年(1559)戚继光的戚家军成军于浙江义乌,总兵力四千人,主力是义乌农民和矿工。自成军起,大小数百战未尝败绩。
明清仍旧,义乌隶属关系未变。
辛亥革命后,废府制代以道制,义乌属金华道。1927年废道制改为省县两级制,义乌直属浙江省。后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,义乌属金华专区或浙江省第四专区。
1949年5月8日义乌解放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义乌属金华专区。
1959年浦江并入义乌,1967年仍析出。
1988年撤销义乌县,设立义乌市(县级)。
行政区划
义乌市辖7个街道、6个镇
稠城街道、北苑街道、稠江街道、江东街道、后宅街道、城西街道、廿三里街道
上溪镇、义亭镇、佛堂镇、赤岸镇、苏溪镇、大陈镇
地理
义乌地处金衢盆地的东侧边缘。
交通
沪昆高速公路
浙赣铁路
义乌机场
经济
义乌拥有闻名遐迩的小商品市场,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,其市场的规模和成交量均居中国各专业市场之首。依托于小商品城的发展,义乌也建立起了较多的制造业企业,所生产的产品大都通过小商品市场销往中国国内和海外,实现了“贸工联动”。义乌在2008年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八,2008年义乌城镇居民人居收入达到全国县级市第一。义乌城市规模与经济实力等多方面均已超过了金华市区,而且和周边的东阳、永康等县市联系密切。2010年,义乌被设为国际贸易方面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。
特产
义乌农业发达,主产水稻、甘蔗等,特产主要有南枣、蜜枣、红糖、火腿、豆腐皮、腐竹、白字酒、顶陈酒、山花梨,也是金华火腿主要产地之一。
语言
义乌方言是浙江南区吴语金衢片片中的一个小分支。全县均讲义乌话。但由于本县位于浙江中部,交通方便,与外地交往频繁,因此义乌话受邻近方言的影响较大,内部差异也较明显,故县人常有“义乌十八腔,隔溪不一样”的说法,说明义乌话的复杂性。
教育
义乌素有“文化之乡”的美誉,有勤耕好学、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。
以下是浙江义乌市【黄龙叶氏】宗祠所流传的诗句,最能代表“文化之乡”的美誉。
〔道大乾坤满灯笼,学诗学书学贵人,名高世上和人兄,家有寒衣赠黄龙。〕
目前浙江义乌市古老黄龙叶氏之地【后宅一】,已与古老后宅叶氏【后宅二】、后宅朱氏【后宅三】合并改称为后宅。
后宅的"后"字是皇后的"后"字,字体编译有误。
相似土地流转
土地流转政策
附近地块